第077章
關燈
小
中
大
從去年冬日裏送豬進京, 到如今連春耕都結束了,王香芹原先是抱有很大期望的,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,她也就慢慢平靜了下來。
倒不是說她就不信任系統優化過的石門黑豬了,而是因為這年頭有著太多太多的不確定性,甚至直到現在, 她依然不清楚自己身處九州大地的具體哪個位置, 只能根據氣候條件判斷出位於偏南方。試想想, 從秀水村到京城,天知道具體隔了多少距離, 又有誰可以肯定,縣太爺送到京城裏的豬一定能被端到貴人們的飯桌上。
然而,有時候生活就是這般神奇, 就在王香芹已經淡忘了這件事情之時,突然從天而降一塊天大的餡餅。
就是吧, 等王香芹瞪大了眼睛看清楚了來的那群人最前頭的東西時,忍不住嘴角抽了抽。
牛氏方才的原話是, 皇帝老爺給四嫂發了個大木牌牌!!
可事實上,那群敲著鑼打著鼓的人群最前頭,是好幾個身強體壯的衙役擡著個大牌匾, 上頭還給戴了個大紅花。等再離得近了點兒,王香芹就看清楚了那牌匾上赫然寫了兩個大字:
貢豬!
王香芹:……
這大木牌牌好像有點兒太高大上了。
這時, 寧氏也看到牌匾上頭的字了, 忙拽了一把王香芹:“上頭寫著啥?啥豬來著?黑豬?石門黑豬?”
寧氏倒是識字, 可惜她只認識一些常用字,起碼到目前為止,她的文化程度只限於記賬算賬,就連寫菜譜也得靠竈臺幫忙。等王香芹告訴她那是“貢豬”,順便又解釋了兩句後,寧氏整個人都飄了,一臉夢幻般的表情,可惜沒等她開口,縣裏來的那群人已經到了跟前。
在一陣鑼鼓喧天聲中,禦賜的“貢豬”牌匾就這樣在朱家老屋的堂屋裏安了家,是安在內堂裏的,而非外頭。這是因為,一來擔心這牌匾受損,二來老屋的構造本來就沒有地方讓牌匾安家,事實上就算安置在了內堂裏,也不過是將牌匾端端正正的放置在矮櫃上。
咳咳,這是權宜之計,誰讓這事兒來的那麽突然呢?
而此時,老朱家的其他人也陸續趕來了,不單是自家人,包括已經分出去的幾房人,以及族中的人都紛紛趕來,族長更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,直呼要搞個大祭祀,開祠堂告訴老祖宗這件大喜事兒。
比起其他激動難耐的人,王香芹還算是鎮定的,畢竟她真的沒有那麽深刻的階級觀念。再一個,她上輩子也著實沒少被表彰,應付起類似的事情還是很淡定的。她只對朱母道:“娘,回頭擴充豬舍的時候,也順道把老屋這邊修一修吧,好歹弄個掛牌匾的地方。再不然,索性在隔壁的那塊空地上再搭個屋子?專門用來放置牌匾,你看咋樣?”
她上輩子的豬場裏,一應設施可以說是應有盡有,還有專門的陳列館,裏頭不單有各類榮譽表彰、大賽獎項等等,甚至還有一間專門的3d影廳,用來給參觀豬場的人播放記錄片。
當然,眼下要搞這些那是不可能的,就算有系統也不可能。誰讓王香芹得到的是養豬系統呢?即便後期能開啟高科技,前提也是跟養豬這個項目密不可分的。
這些自是後話了,只說當前。
王香芹同朱母說了這些後,本以為依著朱母的性子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,結果等了半天都沒等到回應,納悶的凝神看去,卻發現朱母已經是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樣。她轉而去看朱父,朱父正拽著他大哥的胳膊不放,平常一整天都蹦不出兩句話來的他,這會兒都激動成話嘮了,連聲說一定要辦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祖。
除了朱父朱母,朱四郎和六郎哥倆也是一副不在狀態的模樣,相較而言,四郎懵得更厲害,時不時的還下意識的嘀咕兩句。王香芹好奇的湊近一聽,炯炯有 神的發現,四郎只是本能的在背誦演講稿而已。
其實,別說老朱家的這些人了,親朋好友都各打各的激動。
對於朱父提出的祭祖要求,朱氏一族的族長和宗老都表示支持,並說所有的花費族裏包了,老朱家這邊只需要到時候出席就成了。才這麽說著,朱家大伯娘和她的大兒媳婦就攙扶著朱家阿奶過來了。
朱家阿奶一貫就不愛出門,加上她年歲也不輕了,如今雖說已經臨近春耕結束時,可氣溫還是有些偏低的。老人家嘛,自是比年輕人更加怕冷,事實上從去年步入初冬以後,一直到昨個兒,朱家阿奶就沒出過門,哪怕是去年吃殺豬飯那天,也是由朱母親自給她送的燜肉。
誰知,她老人家今個兒居然過來了!
王香芹趕緊拽了朱母一把,好容易給她喚回了魂,忙同她一起上前招呼朱家阿奶。
“不用扶我,我就是來瞧瞧皇帝老爺賞賜下來的木牌牌!”朱家阿奶一臉的喜氣洋洋,對於別人只能看不能摸的牌匾,她仔細的湊近瞅了又瞅,回頭還喚兒媳婦給她打了盆水,洗幹凈手又擦幹了水,這才小心翼翼的摸了兩把。
朱家其他人見狀,也很想湊上前摸一把,卻被朱家阿奶那惡狠狠的眼神給逼退了。隨後,阿奶還拉過王香芹的手,笑得滿臉菊花開,用盡她生平會的一切美好的詞匯誇讚了王香芹,直把人誇得兩眼發直。
縣裏來了人,尤其其中還包括了縣丞大人,自是沒道理叫人就這麽回去的,老朱家這邊怎麽說都得請人吃一頓。自然,寧氏當仁不讓的成了掌廚,缺啥的族裏但凡有的都會拿過來。也是在這個時候,沈迷“皇帝老爺賞賜的大木牌牌”的眾人這才發現,賞賜並不單單只有木牌牌而已。
在縣丞大人解釋下,他們這才明白,原來賞賜是分為兩個部分的。
其一,自然是前頭說過的禦賜牌匾了,同時還包括了皇帝賞賜的“貢豬”名頭,至於每年上貢多少頭豬,暫時還不得而知。縣丞還寬慰了朱家人,不必要擔心數目,畢竟貴人們的飲食多還是以牛羊為主的,豬肉吃的並不算多。
饒是如此,王香芹還是決定繼續按照原定計劃擴建豬舍。
其二,則是一直被眾人忽略掉的落在後頭的兩車東西。那是縣太爺給的賞賜,他本人因著公事繁忙並不曾前往,但還是記得要賞賜朱家人。當然,縣太爺的賞賜是絕對不可能同禦賜牌匾相提並論的,不過縣太爺相當實際,給的賞賜異常的接地氣。
上等的糧食種子半車,上等的各類布匹半車,還有茶葉茶具器皿糕點風幹肉等等,全都是農家用得上的東西。
反正朱母瞧著是兩眼放光,當下就讓寧氏拿上頭的吃食做飯菜,還拿糕點贈給了族裏人。
就靠寧氏一人,又是毫無準備的情況下,自是不可能讓她一人做全部人的飯菜。事實上,寧氏就做了兩桌菜,一桌是讓族長和朱父、朱四郎一起陪著縣丞等人的,另外一桌則是給朱家阿奶、朱母、王香芹等人的。至於其他人,自是各回各家,實在是不想回也無所謂,反正今個兒是不包吃的。
一直到吃過飯,朱父等人又將縣丞他們送出了村子,據說直接送到了鎮上。所以等他們回家時,天都已經漆黑了。
這一天過的,可真是太刺激了!
此時,已經沒人記得朱六郎親事沒成這事兒了,就連最關心這事兒的朱母這會兒都滿腦子是“貢豬”一事。就是吧,她想起縣丞說的“貴人們吃豬肉的機會不多”這個事兒時,憂心忡忡的問王香芹:“那咱們每年要送到京城幾頭豬啊?十頭二十頭?唉,你說這豬肉多好吃呢,貴人咋就不愛吃呢?”
王香芹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:“娘你知不知道,京城裏的大戶人家,只怕一天就要吃掉兩三頭豬。”
“啥玩意 兒?”
“娘你可放寬了心吧,從今個兒起,咱們家的豬再也不愁銷路了,價格都可以翻上好幾番。哪怕京城裏的貴人們吃膩了,這不是還有天南地北的有錢人嗎?但凡不差錢的,誰不想嘗嘗皇帝老爺吃過都說好的石門黑豬?”
“那咱們以後賣生豬?”
“都成,直接賣生豬的話,運輸的事情就讓對方犯愁去吧,咱們不需要負責。不賣生豬也可以賣燜肉,或者做成火腿、臘腸,這種保存的時間更久了,運到哪兒都方便。”
王香芹記得系統對石門黑豬的介紹裏是包括了進化方向的,為了避免出現差錯,她還特地飛快的打開系統界面瞄了一眼。
[石門黑豬優化方向:產仔數、肉質,具體參考“太湖豬”、“金華豬”。]
果不其然,石門黑豬的肉質是偏金華豬的,最適合做火腿了。
既然上輩子有金華火腿,那這輩子再來個石門火腿也挺好的,比起直接賣生豬,怎麽看都是賣成品食物更賺錢一些。
別人還沈浸在“貢豬”這個事兒上時,王香芹已經盤算著怎麽從這事兒裏頭撈錢了。而跟她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寧氏,只見寧氏悄悄的將王香芹拉到一旁,伸出了兩個指頭:“改下分紅,八二開,你八我二!”
從最初的“賺錢了給王香芹一成紅利”,再到前不久才談妥當的“純利潤五五分成”,接著到如今的“八二開”……
王香芹不得不承認,她二嫂啊,真的是把全部技能點都點在了抱大腿上頭了。關鍵是吧,她還不能不答應,傻子才不答應呢!多個金牌銷售員,她不知道能省多少工夫。尤其,等將來她要向全國供應石門火腿時,最最缺的不是幹粗活累活的苦力,而是像寧氏這種滿腦子都是錢的金牌銷售啊!
“成,就按照二嫂你說的來,我還可以給你承諾,起碼在本地,我的豬只賣給你!”
寧氏瞬間兩眼放光,真的毫不誇張的說,王香芹差點兒以為自己看到了探照燈。
老朱家是高興壞了,哪怕天色已經很晚很晚了,楞是點著油燈也要把話說完,到最後還戀戀不舍的約著明個兒早起繼續規劃。尤其是祭祖和開祠堂一事,更是眼下的重中之重。
這些王香芹全然不感興趣,本來她還想說一說擴建豬舍的事情,可眼瞅著家裏人都太興奮了,索性就閉了嘴。橫豎也不是特別趕,不如等祭祖的事情結束後再說也來得及。況且,經過了這一遭,她覺得到時候蓋豬舍一定不會缺人手的,真的要是缺人了,就直接跟族長說,只要得到了族長的支持,就算蓋再多的豬舍也沒問題。
與之截然相反的卻是王家了。
王家離村口還更近一些,因此他們其實比老朱家的人更早一些知道這個事兒。哪怕不知道具體的情況,那句“皇帝老爺吃了老朱家養的豬”,他們卻是聽在耳裏的。
就不說禦賜的牌匾,以及後續的那些好處了,單單這句話,就擊潰了王家人。
“什麽老朱家養的豬?那是王香芹養的!朱四郎除了會鏟屎挑糞,他還會幹啥?對對,他還會拿著王香芹弄出來的稿子背完了出去講!!”
“憑啥啊?明明是咱們老王家的功勞,憑啥都叫他老朱家搶了去?蒼天啊,你開開眼吧!!”
“祖宗……”
整個王家,最崩潰的還不是二老,而是王大哥和王大嫂。王大哥直接就沖進裏屋抱著他爺奶的排位一聲聲的泣血哭啼,王大嫂更絕,在怒罵之後索性就坐在地上一哭二鬧三上吊,非要王家爹娘把好處從老朱家討過來不成。
王家爹娘一個勸兒子,一個勸兒媳,結果兩邊都沒勸住不說,連帶家裏的倆孫子都被嚇得嗷嗷哭起來。大孫子是真的被嚇壞了,畢竟他也有四五歲了,聽著爹娘那歇斯底裏的哭 嚎聲,他嚇得一面哭一面渾身發抖。小孫子去年才出生的,他是因著有半天工夫沒人理會,又餓又渴,還沒人給換屎尿布,委屈得扯著嗓子痛哭。
從下午縣衙來人開始,王家這邊就沒消停過。等住在他們家附近的村民回來了,聽到王家這邊的動靜後,還有那嘴賤的幫著轉述老朱家的盛況,於是乎,王大哥和王大嫂鬧得愈發厲害了。
誰都沒想到,這僅僅只是個開端。
禦賜牌匾一事傳得極快,恰好這檔口還是春耕結束時,很多人那是寧可放著家裏的事兒不做,也非要出去跟人家說說這事兒。沒兩天,附近這一帶就全都知道了,還有人特地趕過來看禦賜牌匾,一時間老朱家這邊是熱熱鬧鬧的,從早到晚就沒個消停。
王香芹特別擔心人多了會影響到她的豬舍,跟朱母好一通說道後,終於說服了朱母將禦賜牌匾暫時送到長房那頭,也就是朱大伯他們家。
朱大伯相當歡迎,他本來就是朱氏一族的族長,對族中之事極為關註。一聽朱父說了自家的難處,立馬大包大攬,二話不說就將堂屋清理一新,還安排了一個神奇的看牌匾人——朱家阿奶。
她老人是不愛動彈,骨子裏卻還是個愛熱鬧的老人家,只是因為年歲漸長才不得不留在家中。這下好了,她索性長駐堂屋裏,親自守著牌匾。外人要看可以,只能站在堂屋門檻外看,不能走進來,更不能上手摸。
王香芹在送走了燙手山芋後,還特地去瞄了一眼,幫著出主意說,可以在堂屋門口拉條布匹,提醒參觀者不能越界。
在這之後,熱鬧就歸了長房那頭,豬舍這邊再度恢覆了往昔的平靜。
剛平靜了沒兩天,縣裏頭又來了頭,提醒朱四郎全縣的春耕都結束了,可以開始巡講了。
朱四郎:……
聽到這個噩耗的那一瞬間,朱四郎的表情太絕望了,生無可戀都不足以形容他。仿佛是擔心他還不夠慘,縣裏來人又附贈了一個消息,說是其他縣城聽說了這事兒後,表示也想請朱四郎去他們那邊巡講,除了縣太爺原先給的補貼外,每巡講一場再額外多添一貫錢。
這事兒雖說用的是商量的口吻,可誰都知道,拒絕肯定是不合適的。
王香芹倒是無所謂,朱母則當即一口答應下來,一副唯恐對方反悔的模樣:“成成!就依著這個來,上哪兒去都成!”
朱四郎不敢置信的看向朱母,忍不住提醒她:“娘,春耕以後活兒是少了很多,可也不是沒活兒啊!我和六郎都走了,家裏的活兒誰幹?全叫爹來幹?”
那是不可能的,累死朱父都完不成的。
不過,朱母並不擔心:“這不是有二郎嗎?五郎也不忙的,他昨個兒還跟我說,有事喚他就成。三郎家地太多了,估計忙不過來……不過沒事兒,實在要是不成,大不了雇人嘛!”
想想看,巡講一次多補貼一貫錢啊!那就是一兩銀子,上午一場下午一場的話,一天光是銀子就能賺二兩。就算一天兩場太趕好了,一天一兩銀子也很不錯啊!鄉下地頭人力又不值錢的,即便是秋收最忙碌的那段時間,一個壯勞力割一天的麥子,也不過才一百文。
朱母是沒寧氏那麽會算計,可她也不差了,幾息之間就算出了利弊來,扭頭安慰四郎:“你放心出去巡講好了,家裏的事兒不用操心,娘會安排妥當的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倒不是說她就不信任系統優化過的石門黑豬了,而是因為這年頭有著太多太多的不確定性,甚至直到現在, 她依然不清楚自己身處九州大地的具體哪個位置, 只能根據氣候條件判斷出位於偏南方。試想想, 從秀水村到京城,天知道具體隔了多少距離, 又有誰可以肯定,縣太爺送到京城裏的豬一定能被端到貴人們的飯桌上。
然而,有時候生活就是這般神奇, 就在王香芹已經淡忘了這件事情之時,突然從天而降一塊天大的餡餅。
就是吧, 等王香芹瞪大了眼睛看清楚了來的那群人最前頭的東西時,忍不住嘴角抽了抽。
牛氏方才的原話是, 皇帝老爺給四嫂發了個大木牌牌!!
可事實上,那群敲著鑼打著鼓的人群最前頭,是好幾個身強體壯的衙役擡著個大牌匾, 上頭還給戴了個大紅花。等再離得近了點兒,王香芹就看清楚了那牌匾上赫然寫了兩個大字:
貢豬!
王香芹:……
這大木牌牌好像有點兒太高大上了。
這時, 寧氏也看到牌匾上頭的字了, 忙拽了一把王香芹:“上頭寫著啥?啥豬來著?黑豬?石門黑豬?”
寧氏倒是識字, 可惜她只認識一些常用字,起碼到目前為止,她的文化程度只限於記賬算賬,就連寫菜譜也得靠竈臺幫忙。等王香芹告訴她那是“貢豬”,順便又解釋了兩句後,寧氏整個人都飄了,一臉夢幻般的表情,可惜沒等她開口,縣裏來的那群人已經到了跟前。
在一陣鑼鼓喧天聲中,禦賜的“貢豬”牌匾就這樣在朱家老屋的堂屋裏安了家,是安在內堂裏的,而非外頭。這是因為,一來擔心這牌匾受損,二來老屋的構造本來就沒有地方讓牌匾安家,事實上就算安置在了內堂裏,也不過是將牌匾端端正正的放置在矮櫃上。
咳咳,這是權宜之計,誰讓這事兒來的那麽突然呢?
而此時,老朱家的其他人也陸續趕來了,不單是自家人,包括已經分出去的幾房人,以及族中的人都紛紛趕來,族長更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,直呼要搞個大祭祀,開祠堂告訴老祖宗這件大喜事兒。
比起其他激動難耐的人,王香芹還算是鎮定的,畢竟她真的沒有那麽深刻的階級觀念。再一個,她上輩子也著實沒少被表彰,應付起類似的事情還是很淡定的。她只對朱母道:“娘,回頭擴充豬舍的時候,也順道把老屋這邊修一修吧,好歹弄個掛牌匾的地方。再不然,索性在隔壁的那塊空地上再搭個屋子?專門用來放置牌匾,你看咋樣?”
她上輩子的豬場裏,一應設施可以說是應有盡有,還有專門的陳列館,裏頭不單有各類榮譽表彰、大賽獎項等等,甚至還有一間專門的3d影廳,用來給參觀豬場的人播放記錄片。
當然,眼下要搞這些那是不可能的,就算有系統也不可能。誰讓王香芹得到的是養豬系統呢?即便後期能開啟高科技,前提也是跟養豬這個項目密不可分的。
這些自是後話了,只說當前。
王香芹同朱母說了這些後,本以為依著朱母的性子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,結果等了半天都沒等到回應,納悶的凝神看去,卻發現朱母已經是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樣。她轉而去看朱父,朱父正拽著他大哥的胳膊不放,平常一整天都蹦不出兩句話來的他,這會兒都激動成話嘮了,連聲說一定要辦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祖。
除了朱父朱母,朱四郎和六郎哥倆也是一副不在狀態的模樣,相較而言,四郎懵得更厲害,時不時的還下意識的嘀咕兩句。王香芹好奇的湊近一聽,炯炯有 神的發現,四郎只是本能的在背誦演講稿而已。
其實,別說老朱家的這些人了,親朋好友都各打各的激動。
對於朱父提出的祭祖要求,朱氏一族的族長和宗老都表示支持,並說所有的花費族裏包了,老朱家這邊只需要到時候出席就成了。才這麽說著,朱家大伯娘和她的大兒媳婦就攙扶著朱家阿奶過來了。
朱家阿奶一貫就不愛出門,加上她年歲也不輕了,如今雖說已經臨近春耕結束時,可氣溫還是有些偏低的。老人家嘛,自是比年輕人更加怕冷,事實上從去年步入初冬以後,一直到昨個兒,朱家阿奶就沒出過門,哪怕是去年吃殺豬飯那天,也是由朱母親自給她送的燜肉。
誰知,她老人家今個兒居然過來了!
王香芹趕緊拽了朱母一把,好容易給她喚回了魂,忙同她一起上前招呼朱家阿奶。
“不用扶我,我就是來瞧瞧皇帝老爺賞賜下來的木牌牌!”朱家阿奶一臉的喜氣洋洋,對於別人只能看不能摸的牌匾,她仔細的湊近瞅了又瞅,回頭還喚兒媳婦給她打了盆水,洗幹凈手又擦幹了水,這才小心翼翼的摸了兩把。
朱家其他人見狀,也很想湊上前摸一把,卻被朱家阿奶那惡狠狠的眼神給逼退了。隨後,阿奶還拉過王香芹的手,笑得滿臉菊花開,用盡她生平會的一切美好的詞匯誇讚了王香芹,直把人誇得兩眼發直。
縣裏來了人,尤其其中還包括了縣丞大人,自是沒道理叫人就這麽回去的,老朱家這邊怎麽說都得請人吃一頓。自然,寧氏當仁不讓的成了掌廚,缺啥的族裏但凡有的都會拿過來。也是在這個時候,沈迷“皇帝老爺賞賜的大木牌牌”的眾人這才發現,賞賜並不單單只有木牌牌而已。
在縣丞大人解釋下,他們這才明白,原來賞賜是分為兩個部分的。
其一,自然是前頭說過的禦賜牌匾了,同時還包括了皇帝賞賜的“貢豬”名頭,至於每年上貢多少頭豬,暫時還不得而知。縣丞還寬慰了朱家人,不必要擔心數目,畢竟貴人們的飲食多還是以牛羊為主的,豬肉吃的並不算多。
饒是如此,王香芹還是決定繼續按照原定計劃擴建豬舍。
其二,則是一直被眾人忽略掉的落在後頭的兩車東西。那是縣太爺給的賞賜,他本人因著公事繁忙並不曾前往,但還是記得要賞賜朱家人。當然,縣太爺的賞賜是絕對不可能同禦賜牌匾相提並論的,不過縣太爺相當實際,給的賞賜異常的接地氣。
上等的糧食種子半車,上等的各類布匹半車,還有茶葉茶具器皿糕點風幹肉等等,全都是農家用得上的東西。
反正朱母瞧著是兩眼放光,當下就讓寧氏拿上頭的吃食做飯菜,還拿糕點贈給了族裏人。
就靠寧氏一人,又是毫無準備的情況下,自是不可能讓她一人做全部人的飯菜。事實上,寧氏就做了兩桌菜,一桌是讓族長和朱父、朱四郎一起陪著縣丞等人的,另外一桌則是給朱家阿奶、朱母、王香芹等人的。至於其他人,自是各回各家,實在是不想回也無所謂,反正今個兒是不包吃的。
一直到吃過飯,朱父等人又將縣丞他們送出了村子,據說直接送到了鎮上。所以等他們回家時,天都已經漆黑了。
這一天過的,可真是太刺激了!
此時,已經沒人記得朱六郎親事沒成這事兒了,就連最關心這事兒的朱母這會兒都滿腦子是“貢豬”一事。就是吧,她想起縣丞說的“貴人們吃豬肉的機會不多”這個事兒時,憂心忡忡的問王香芹:“那咱們每年要送到京城幾頭豬啊?十頭二十頭?唉,你說這豬肉多好吃呢,貴人咋就不愛吃呢?”
王香芹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:“娘你知不知道,京城裏的大戶人家,只怕一天就要吃掉兩三頭豬。”
“啥玩意 兒?”
“娘你可放寬了心吧,從今個兒起,咱們家的豬再也不愁銷路了,價格都可以翻上好幾番。哪怕京城裏的貴人們吃膩了,這不是還有天南地北的有錢人嗎?但凡不差錢的,誰不想嘗嘗皇帝老爺吃過都說好的石門黑豬?”
“那咱們以後賣生豬?”
“都成,直接賣生豬的話,運輸的事情就讓對方犯愁去吧,咱們不需要負責。不賣生豬也可以賣燜肉,或者做成火腿、臘腸,這種保存的時間更久了,運到哪兒都方便。”
王香芹記得系統對石門黑豬的介紹裏是包括了進化方向的,為了避免出現差錯,她還特地飛快的打開系統界面瞄了一眼。
[石門黑豬優化方向:產仔數、肉質,具體參考“太湖豬”、“金華豬”。]
果不其然,石門黑豬的肉質是偏金華豬的,最適合做火腿了。
既然上輩子有金華火腿,那這輩子再來個石門火腿也挺好的,比起直接賣生豬,怎麽看都是賣成品食物更賺錢一些。
別人還沈浸在“貢豬”這個事兒上時,王香芹已經盤算著怎麽從這事兒裏頭撈錢了。而跟她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寧氏,只見寧氏悄悄的將王香芹拉到一旁,伸出了兩個指頭:“改下分紅,八二開,你八我二!”
從最初的“賺錢了給王香芹一成紅利”,再到前不久才談妥當的“純利潤五五分成”,接著到如今的“八二開”……
王香芹不得不承認,她二嫂啊,真的是把全部技能點都點在了抱大腿上頭了。關鍵是吧,她還不能不答應,傻子才不答應呢!多個金牌銷售員,她不知道能省多少工夫。尤其,等將來她要向全國供應石門火腿時,最最缺的不是幹粗活累活的苦力,而是像寧氏這種滿腦子都是錢的金牌銷售啊!
“成,就按照二嫂你說的來,我還可以給你承諾,起碼在本地,我的豬只賣給你!”
寧氏瞬間兩眼放光,真的毫不誇張的說,王香芹差點兒以為自己看到了探照燈。
老朱家是高興壞了,哪怕天色已經很晚很晚了,楞是點著油燈也要把話說完,到最後還戀戀不舍的約著明個兒早起繼續規劃。尤其是祭祖和開祠堂一事,更是眼下的重中之重。
這些王香芹全然不感興趣,本來她還想說一說擴建豬舍的事情,可眼瞅著家裏人都太興奮了,索性就閉了嘴。橫豎也不是特別趕,不如等祭祖的事情結束後再說也來得及。況且,經過了這一遭,她覺得到時候蓋豬舍一定不會缺人手的,真的要是缺人了,就直接跟族長說,只要得到了族長的支持,就算蓋再多的豬舍也沒問題。
與之截然相反的卻是王家了。
王家離村口還更近一些,因此他們其實比老朱家的人更早一些知道這個事兒。哪怕不知道具體的情況,那句“皇帝老爺吃了老朱家養的豬”,他們卻是聽在耳裏的。
就不說禦賜的牌匾,以及後續的那些好處了,單單這句話,就擊潰了王家人。
“什麽老朱家養的豬?那是王香芹養的!朱四郎除了會鏟屎挑糞,他還會幹啥?對對,他還會拿著王香芹弄出來的稿子背完了出去講!!”
“憑啥啊?明明是咱們老王家的功勞,憑啥都叫他老朱家搶了去?蒼天啊,你開開眼吧!!”
“祖宗……”
整個王家,最崩潰的還不是二老,而是王大哥和王大嫂。王大哥直接就沖進裏屋抱著他爺奶的排位一聲聲的泣血哭啼,王大嫂更絕,在怒罵之後索性就坐在地上一哭二鬧三上吊,非要王家爹娘把好處從老朱家討過來不成。
王家爹娘一個勸兒子,一個勸兒媳,結果兩邊都沒勸住不說,連帶家裏的倆孫子都被嚇得嗷嗷哭起來。大孫子是真的被嚇壞了,畢竟他也有四五歲了,聽著爹娘那歇斯底裏的哭 嚎聲,他嚇得一面哭一面渾身發抖。小孫子去年才出生的,他是因著有半天工夫沒人理會,又餓又渴,還沒人給換屎尿布,委屈得扯著嗓子痛哭。
從下午縣衙來人開始,王家這邊就沒消停過。等住在他們家附近的村民回來了,聽到王家這邊的動靜後,還有那嘴賤的幫著轉述老朱家的盛況,於是乎,王大哥和王大嫂鬧得愈發厲害了。
誰都沒想到,這僅僅只是個開端。
禦賜牌匾一事傳得極快,恰好這檔口還是春耕結束時,很多人那是寧可放著家裏的事兒不做,也非要出去跟人家說說這事兒。沒兩天,附近這一帶就全都知道了,還有人特地趕過來看禦賜牌匾,一時間老朱家這邊是熱熱鬧鬧的,從早到晚就沒個消停。
王香芹特別擔心人多了會影響到她的豬舍,跟朱母好一通說道後,終於說服了朱母將禦賜牌匾暫時送到長房那頭,也就是朱大伯他們家。
朱大伯相當歡迎,他本來就是朱氏一族的族長,對族中之事極為關註。一聽朱父說了自家的難處,立馬大包大攬,二話不說就將堂屋清理一新,還安排了一個神奇的看牌匾人——朱家阿奶。
她老人是不愛動彈,骨子裏卻還是個愛熱鬧的老人家,只是因為年歲漸長才不得不留在家中。這下好了,她索性長駐堂屋裏,親自守著牌匾。外人要看可以,只能站在堂屋門檻外看,不能走進來,更不能上手摸。
王香芹在送走了燙手山芋後,還特地去瞄了一眼,幫著出主意說,可以在堂屋門口拉條布匹,提醒參觀者不能越界。
在這之後,熱鬧就歸了長房那頭,豬舍這邊再度恢覆了往昔的平靜。
剛平靜了沒兩天,縣裏頭又來了頭,提醒朱四郎全縣的春耕都結束了,可以開始巡講了。
朱四郎:……
聽到這個噩耗的那一瞬間,朱四郎的表情太絕望了,生無可戀都不足以形容他。仿佛是擔心他還不夠慘,縣裏來人又附贈了一個消息,說是其他縣城聽說了這事兒後,表示也想請朱四郎去他們那邊巡講,除了縣太爺原先給的補貼外,每巡講一場再額外多添一貫錢。
這事兒雖說用的是商量的口吻,可誰都知道,拒絕肯定是不合適的。
王香芹倒是無所謂,朱母則當即一口答應下來,一副唯恐對方反悔的模樣:“成成!就依著這個來,上哪兒去都成!”
朱四郎不敢置信的看向朱母,忍不住提醒她:“娘,春耕以後活兒是少了很多,可也不是沒活兒啊!我和六郎都走了,家裏的活兒誰幹?全叫爹來幹?”
那是不可能的,累死朱父都完不成的。
不過,朱母並不擔心:“這不是有二郎嗎?五郎也不忙的,他昨個兒還跟我說,有事喚他就成。三郎家地太多了,估計忙不過來……不過沒事兒,實在要是不成,大不了雇人嘛!”
想想看,巡講一次多補貼一貫錢啊!那就是一兩銀子,上午一場下午一場的話,一天光是銀子就能賺二兩。就算一天兩場太趕好了,一天一兩銀子也很不錯啊!鄉下地頭人力又不值錢的,即便是秋收最忙碌的那段時間,一個壯勞力割一天的麥子,也不過才一百文。
朱母是沒寧氏那麽會算計,可她也不差了,幾息之間就算出了利弊來,扭頭安慰四郎:“你放心出去巡講好了,家裏的事兒不用操心,娘會安排妥當的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